美国学者在名单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内地取代英国成为第二大“高被引科学家”所在地区
英国伦敦/美国费城,2019年11月19日 — 科睿唯安学术研究事业部今天公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入榜这份备受期待的名单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 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
科睿唯安旗下科学信息研究所的文献计量学专家基于引文数据和分析,制定了今年遴选高被引科学家的方法论。本年度名单主要看点包括:
- 全球近60个国家的6216人次来自各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入榜;
- 美国高被引科学家数量遥遥领先,共计2737人次入选,占名单总人数44%。其中,哈佛大学共有203人次上榜,是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数最多的机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是顶尖人才的聚集地,斯坦福大学有103人次上榜,此外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圣迭戈分校和洛杉矶分校都分别有超过50人次上榜。
- 中国内地上榜人数激增,本年度有636人次上榜,而2018年这一数字为482人次。2014年以来,在21 个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学科领域中,中国内地学者的上榜人次数增加了3倍。包含港澳台地区,2019年中国共有735人次入榜高被引科学家。
- 随着中国高被引科学家人数比例的上升,其他国家的人数比例相应有所下降。英国研究机构的高被引科学家人数从2018年的546人次下滑至到今年的516人次。德国和荷兰上榜科学家数量亦有所下降。
- 今年的上榜名单中共有23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包括今年刚刚获奖的3位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的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的艾丝特·杜芙若(Esther Duflo)。
- 今年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还包含了57位科睿唯安引文桂冠奖得主,他们是科睿唯安每年基于引文分析遴选出的“诺奖级”的研究人员,也是未来很有潜力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
- 在总共6008名上榜高被引科学家中,3517人入选21 个ESI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2491人入选跨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某些高被引科学家的名字在不止一个学科领域出现。这是该名单第二年遴选具有跨学科影响的高被引科学家,以彰显那些在多学科领域取得重大影响科研成果的学者。
- 在21 个ESI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中,有185位即5%出现在2个ESI学科中,另有来自北美、欧洲、亚洲和中东的11位学者出现在3个ESI学科领域。
- 澳大利亚研究机构表现持续走强,入选21个学科领域的一个或多个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在六年内增加了3倍以上,从2014年的80人次到2019年的271人次。从名单分析显示,自2014年以来,澳大利亚研究机构招募了大量的高被引科学家,同时其本土高被引科学家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
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戴维·潘德勒布里(David Pendlebury)表示:“对这些杰出研究人员的认可和支持,是一个国家或机构有效加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机构了解其研究人员的学术影响力。他们为加速拓展前沿研究、为人类社会探索知识和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贡献使我们的世界更健康,更安全,更富裕,更可持续发展,也更稳定。”
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上榜人次前 10国家/地区名单:
主要国家/地区 | 高被引科学家总人次 | 入榜“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百分比 |
美国 | 2737 | 44% |
中国内地 | 636 | 10.2% |
英国 | 516 | 8.3% |
德国 | 327 | 5.3% |
澳大利亚 | 271 | 4.4% |
加拿大 | 183 | 2.9% |
荷兰 | 164 | 2.6% |
法国 | 156 | 2.5% |
瑞士 | 155 | 2.5% |
西班牙 | 116 | 1.9% |
表1:今年的高被引科学家分布于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85%来自上表列出的10个国家/地区,而72%来自前5个国家/地区,使其成为全球顶尖科研精英的聚集地。
高被引科学家所在机构 | 高被引科学家所在国家或地区 | “高被引科学家”入榜人次 | |
哈佛大学 | 美国 | 203 | |
斯坦福大学 | 美国 | 103 |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内地 | 101 | |
马克斯·普朗克社会研究所 | 德国 | 73 | |
布罗德研究所 | 美国 | 60 | |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 | 58 | |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 | 美国 | 55 | |
杜克大学 | 美国 | 54 | |
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 | 54 | |
纪念斯隆 — 凯特林癌症中心 | 美国 | 54 | |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 | 美国 | 54 | |
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 | 美国 | 52 | |
耶鲁大学 | 美国 | 51 | |
剑桥大学 | 英国 | 50 | |
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 47 | |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 美国 | 45 | |
牛津大学 | 英国 | 44 | |
康奈尔大学 | 美国 | 42 | |
清华大学 | 中国内地 | 42 | |
伦敦大学学院 | 英国 | 40 | |
表2:高被引科学家机构名单 —— 根据科学家报告的机构和组织隶属关系整理。
该名单的数据来源于科睿唯安InCites平台上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数据库,采用ESI的21个按照期刊划分的大学科领域遴选,对于《科学》、《自然》等交叉学科的期刊,会依据对论文参考文献的分析,将论文逐一划分到对应的21个学科领域。高被引论文对同年发表的论文进行相互比较,因此这种基于百分比的筛选方法消除了较早发表论文相对于近期发表论文的引用优势。
欲获取“2019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全文以及摘要请点击此处,欲了解遴选方法请点击此处。
更多信息请在线关注话题 #HighlyCited2019。
关于科睿唯安
科睿唯安(NYSE:CCC; CCC.WS)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值得信赖的数据与分析,不断加快创新步伐。我们拥有众多备受信赖的专业品牌,覆盖创新各个环节,包括Web of Science、Cortellis、 Derwent、CompuMark、MarkMonitor和Techstreet。如今,科睿唯安正在锐意进取,始终以帮助客户大幅缩短创新周期为己任。更多信息,请访问科睿唯安中国官网www.clarivate.com.cn
关于科睿唯安学术研究事业部
科睿唯安学术研究事业部(Web of Science Group,简称WOSG)通过提供全球一流的科研信息和数据,推动学术界、企业、出版机构和政府加快研究步伐。其旗下拥有全球最大、最值得信赖的非出版机构引文索引数据库及独立的研究信息平台——Web of Science。此外,学术研究事业部还拥有Converis、EndNote、Kopernio、Publons、ScholarOne和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等诸多知名品牌。官网:www.webofsciencegroup.com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以及针对新闻稿中的信息所做的口头陈述中可能包含有关科睿唯安的前瞻性陈述。前瞻性陈述仅为科睿唯安对未来事件所做的当前预期或预测,可能包括有关预期协同效应及其它未来预期的陈述。这些陈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不受科睿唯安控制的因素,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存在重大差异。无论是出现新信息、发生未来事件亦或其它情况,科睿唯安均无义务更新或修订此处所做之陈述。
科睿唯安及其商标以及此处使用的所有其他商标均为其各自所有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媒体联系人
宛志弘
010-57601353